欢迎访问广州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bob半岛新闻动态

bob半岛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 0658 4599

邮箱:admin@haofamold.com

地址:台州市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BOB半岛旅游景观范文10篇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4-01-15 05:16:30
  • 点击:

  BOB半岛1.1.1旅游公路的概念。旅游公路的出现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发展起来的,但是,我们对旅游公路的定义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不同专业的人们对旅游公路的解释也各不相同。

  1.1.2旅游公路的功能。旅游公路的建设除了具有交通功能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那么,旅游公路的景观建设更具有可研究价值,因为,旅游公路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先知性。

  1.1.3旅游景观建设。旅游景观建设是以旅游为目的而进行的景观建设,它包括公路景观建设、互通区景观建设以及风景区景观建设。旅游景观建设不是单一的自然景观、空间景观的建设,也不是简单自然景观的恢复,而是经人工修饰的、综合景观设计的,并随着我们的意识的改变而改变[6]。

  柳老公路和鹤大公路(宁安段)作为镜泊湖和镜泊名镇的出入口,景观设计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把柳老公路和鹤大公路的建设体现出镜泊湖和镜泊名镇的地区特点,更要与环境相适应,使旅游公路与周围自然、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所以,本文将对这两条重要的旅游公路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在全面考虑其使用功能外,对两条公路周围植被和景观进行调查研究,筛选出适合两条道路保护环境和生态恢复的植物种类,并对镜泊湖大桥的景观进行了生态设计,对中央分隔带和道路两侧的景观进行生态和人文融合设计。

  研究路段是由鹤大高速公路和柳老公路通往镜泊湖山庄地区,镜泊湖在自然保护区的中部,沿湖群山环抱,湖水清彻见底,风景优美宜人。为了比较准确、全面的了解环镜泊湖带旅游公路沿线和互通周边地区植物种类,本文分别对柳老公路沿线个互通周边地区可以应用的植物资源的状况、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和分析。

  在环镜泊湖地带的两条道路(柳老和鹤大公路)以及周边调查区内选择连续的样地路段对植物资源进行调查、记录植物品种、植物生长形势、景观效果,然后对比分析,筛选出适合环镜泊湖旅游道路的植物种类。

  调查结果显示环镜泊湖地带的柳老公路和鹤大公路(宁安段)沿线种,分属于5属;木犀科5种,分属于3属;菊科5种,分属于5属;柏科2种,分属于2属;禾本科3种,分属于3属;豆科科2种为一个属;槭树科2种,分属于2属;杨柳科2种,分属于2个属;其它都为单种单属(科)。

  2.4.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整个研究路段位于东经128°41′~129°28′和北纬43°45′~44°20′之间,宁安至杏山段路线于张广才岭、老爷岭的牡丹江台地经过,地形起伏不大,海拔高度在243~360m之间,属于平原微丘地带类型。地表植被平原区以旱田、水田等耕地为主,微丘区多被开垦成旱田,间或有少部分人工林、次生林。杏山至省界段为老爷岭余脉,地形条件为山岭重丘区。海拔高度在280~680m之间,地面相对高差为400m。地面主要植被为次生林。

  2.4.2气候。研究路段所处区域公路自然区划为Ⅱ1区,即东北东部山地湿润冻区。该区域属大陆性北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极端最高气温为36.5℃,极端最低气温为-40.1℃;年平均降雨量为400~600mm,降雨期集中在6~8月份;最大积雪厚度为56cm,最大冻深为1.80m,地面稳定冻结日期为11月初,稳定解冻日期为翌年4月中旬。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冬季主导风向为南西至西北西,最大风速为22m/s。

  综合考虑本研究路段在黑龙江省区域内公路网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要求,结合近几年的交通量预测结果,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等级的选用原则,根据镜泊湖旅游发展规划、交通需求、镜泊湖旅游公路的性质及现有公路具体状况,柳老公路镜泊湖段采用一级公路标准,鹤大公路全部建成高速公路。

  3.1.1.1方案选定区域原有道路技术标准。结合现有公路技术状况、旅游公路特点,以安全、经济、环保为原则,选择适宜的技术标准。考虑连接线工程位于镜泊湖风景区内,应以充分利用旧路资源,节约投资、减少占地及对周边环境影响为首要原则。方案利用原杏镜公路部分路段至景区风情名镇。原杏镜公路段为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10m,路面宽8.5m的二级公路。其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厚22cm,基层为18cm6%水泥稳定砂砾+18cm5%水泥稳定砂砾。

  3.1.1.2设计速度的选定。本项目综合考虑整个路段的改造标准及本项目服务于旅游的需求等因素,柳老公路采用的设计速度为60km/h,鹤大公路采用的设计速度为80~120km/h。

  3.1.2路线选择。路线选择的原则:a.考虑本项目的服务功能及在区域路网中的地位,路线布设应符合旅游区服务功能要求,符合镜泊湖旅游区及沿线城镇总体规划。b.充分考虑与沿线旅游业发展相适应,满足沿线重要旅游节点与本项目所建一级公路顺畅衔接的需求。c.合理处置整体式路基、连接道路等工程,满足沿线村镇生产、生活需要,尽量合理利用旧路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d.尽量少占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合理设置美化、绿化工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3.1.3路线走向。方案走向。方案利用杏山互通A匝道和原杏镜公路部分路段进行改造:路线杏山互通立交A匝道,经东安村、太平村、梁家、褚家,在K7+000过褚家后旧路纵坡及平面线形差,在旅游旺季经常发生交通事故,故方案设计离开杏镜旧路,全幅新线简支转连续箱梁大桥跨越牡丹江,终于镜泊小镇镇内外环路起点,方案全长11.2km。旧路利用率62.5%。

  融合旅游景观生态设计理论、生态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是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的原理,所以在旅游景观设计应用生态理论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设计原则。首先是自然优先原则,维护自然自身的景观特征是生态理论的重要原则之一,所以在旅游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其自然原有的景观面貌保留下来,例如古文化遗址、森林等。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其次是生态持续原则,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常在旅游景观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该原则,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防止损坏旅游景观内的生态系统,保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再生性;最后还要遵循综合效益原则,在选择旅游景观的材料等方面,应当对旅游景观的经济效益、综合生态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减少对景观的改变产生的负作用。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旅游景区的生态稳定。

  不同的旅游景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于是在材料方面应用生态理念也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从而在使用建造技术、景观材料、人造景观建筑等方面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并根据这些不同的影响形成旅游景区的地域特点。于是在利用当地的材料、适应地理环境的时候,能够对旅游景观的地域特色的要求实现满足,保证材料使用的合理性。而在建设旅游景观的时候通常是需要大量的。大规模的使用材料,为了保证旅游景观建设时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降低旅游景观建设成本,应当对地方的自然资源进行使用,减少使用其他地区的资源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使用本地材料也是节约经济成本的重要手段。如使用当地的廉价材料石材、土等,耐压性是石材的重要特征,在旅游景观设计时将其设计景观中,与生态理念向符合,有利于提高旅游景观的稳定性。

  生物栖息地、生物系统、人类生存的自然界等自然环境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生态理念在大自然的整体性中则充分的体现。旅游景区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中对旅游景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利用有力的景区资源进行旅游景观设计,则设计的景观环境将适应景区的自然因素。另外依照人文特征、当地情况,对旅游景区的整体空间系统进行构建,从而满足旅游景观设计的功能方面的需求,以此来建立整体性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同时为了应用生态思想,还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将地域特色文化展现出来,传承当地的文化,发展生态理念。

  首先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当合理搭配。由于植物的种类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且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阳光等特点,于是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在植物设计上要依照其生长特性,选择互相补充的植物进行搭配,减少多种植物在生长中的竞争。同时在搭配的时候也要注重视觉美感效果。例如将低矮的灌木与高大的乔木设计在一起,形成一组和谐的植物景观,减少它们在生长的过程中进行的直接的空间竞争。同时也可以给游客们一种高矮相间的视觉效果。其次在选择植物选用方面要选用一些具有生态效益的植物,依照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种类的树木间的生态效益也存在差异性,例如大叶黄杨、刺槐、国槐、柏树等树木可以对有毒气体进行吸收,在旅游景观中使用这些树木可以提高空气的质量。或者将耐水性较强的柳树等种植在湿地,将耐干旱的仙人掌等种植在旱地等,从而发挥其生态效益,维护旅游景观的生态平衡。最后在搭配植物的时候可以模拟自然群落,针对旅游景观的环境特征,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从而形成新的自然植物群落,使其能够平衡稳定的发展,各个植物景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存在,保证景观系统结构的功能健全,另外减少人为管理植物景观的经济成本。

  首先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应当保证生态优先,在旅游景观设计时要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进行遵守,对原有的自然景观的结构格局进行保持,减少对原有景观格局的改动,降低干扰,保证旅游景观的生态系统和整体环境的和谐共生。而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主体,就应当发挥人类的职能引导自然发挥其力量,为人们提供利用和服务,并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人们在吸收氧气之后就会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一定的氧气为人们所利用。通常情况下一些有毒气体可以通过相应的化学反应、物理反应进行恢复,维持生态的稳定,所以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结合自然的功能,合理的设计旅游景观。其次对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等功能进行合理的利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的限制,有很多系统结构不能够深入的了解,这时在景观设计时就需要尊重这些景观的系统结构,主要是由于这些景观在无序到有序的周期演变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组织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净化能力、自我修复能力,自然生态的这种能力使我们可以欣赏到蓝天白云等自然景观,所以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景观设计要利用其功能,使当地的生态系统可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从而有效的维护生态平衡。最后在旅游景观设计时要将自然景区的自然演进过程显露出来,让游客们可以通过自然景观感受到自然,例如通过观看树叶的摇摆可以感受到风在大自然中的存在,在树叶由绿变黄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四季的更替等等,以此来真切的感受自然生态。

  首先对自然景观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在设计旅游景观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特点,在基于旅游景区植被、河流、地貌等生态框架之上,对自然景观进行适当的修复,保证其整体性。而在人工景观建造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当地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生态要素。其次要对旅游景区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每个地区都有着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特征,在设计旅游景观的时候,需要找出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脉,总而将其设计成为可视化的符号,并在旅游景观设计中引入,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设计元素,创造当地鲜明的历史文化景观环境,另外还可以设计具有生态理念标志性景观。

  旅游审美情趣的培养一是要有科学的审美态度,积极观察身边的事物,一棵树、一朵花、一条河流、一个雕塑,都可以是美,只要你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比如同样是对山的欣赏,登一座山一年四季乐趣各有不同:春赏花、夏看绿、秋摘果、冬观雪;同一季节登不同的山景观就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南方的山“青翠欲滴”,北方的山“苍茫雄奇”。另外,把所见所闻用心去感受、思考,把眼睛中看到的美传递到内心,充实内心美。二是要努力学习一些美学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和内涵,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可以给人以美的熏陶,可以活跃人的审美情趣,增加人的审美内涵。比如宗教景观一向是旅游者观光的热点,但宗教景观的审美鉴赏,对旅游者的宗教文化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要学习并掌握一些中国古典文化知识。如泰山时,便能联系杜甫诗歌《望岳》,想象“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妙处;登黄鹤楼时可以联系崔颢的诗歌《黄鹤楼》理解“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苍凉美,做到由景生情,融情入景。

  培养审美感受力的重要途径就是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在感受的基础上,把握自然事物的意味、艺术作品意义或内容的能力就是审美理解力。把握住整体形象并用想象力和情感去统摄这个形象,是达到审美理解的关键。而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在审美感受能力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审美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必须以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为基础,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BOB半岛。在旅游景观欣赏中的摄影、摄像、绘画、游记等,其层次和品位可反映出作者的审美创造力。

  大多旅游景观是立体和多层面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观测角度,才能充分感受旅游景观的外表之美和内在魅力。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观赏效果显著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狭窄的峡谷景观,游客站在谷底仰望,有一线天”之感,如站在谷岸俯视,则产生深邃惊险之感。像四川乐山大佛,站在佛雕的脚趾甲上,才具体知道它的高大状况。远看近瞧,感受不一,“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景观不远看是感觉不到的;张家界天桥奇观,在一条山崖小路上,只有后退到足够的距离才能将这一奇观尽收眼底。造型独特的一些自然风景(地貌酷似类型)多是在一定的地质构造、岩性的基础上,经过外营力长期的“雕凿”,形成的奇特的形态称为“造型地貌”。如古人对“五岳”形态的评论: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恒山如行,唯有南岳衡山如飞。地貌的酷似造型,需在特定的观赏点方知大自然之巧夺天工之妙。峰峦之雄伟峻秀、奇特,需远眺方显挺秀;丘陵地区的梯田,高低错落,弯曲流畅,也需远眺方感线与面的完美结合;江河、湖海,观其旷景,需俯看、体会远望情趣;较小的湖沼池塘,需临廊、榭低观水中倒影,体验天地之美妙;观赏山水有机组合,需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才能体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美妙境界,水流、船动、山移,如游画中,心旷神怡。在观看瀑布时应站在适当的距离仰望,才可以兼收声、色、形、动之美。

  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说明很多自然景观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天气和季节变化中才能出现,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有些景观又只是特定的条件下才出现,这就需要观赏者掌握好有利时机。在观赏随季节变化的自然景观应选择好季节,欣赏北方的山水风光应在夏季,而南方也以夏季为最宜。如黄山为亚热带季风区,一年有200多天云雾期,山中多雾,景色秀丽,夏季的雨后是最好的观赏时机。而欣赏哈尔滨的冰灯和冰雕艺术就应在冬季,欣赏北京香山红叶应选择在秋季等。欣赏随天气变化的自然景观应选择好天气。如泰山观日出、黄山看日落应选择在天晴时分,而观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就应选择雨过天晴时,这时既可以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观赏飞瀑应选在雨季,这时瀑布气势最壮观。“八月十八观大潮,天下壮观无”是说在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最大,观赏时机最好,这说明在观赏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才出现的自然景观应把握好观赏时机。如海市蜃楼、峨眉山的“佛光”、吉林雾凇等都要把握好特定的气象条件才能见到。青海湖候鸟4月份飞来,5月份产卵孵化,6月份飞走,因此5月份是最有利的观赏时机。大理蝴蝶会须在农历的四月十五前后时节最佳等,如果不选择有利时机,就无法欣赏到这些美景。

  许多旅游资源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构成了内在美的核心。对旅游观赏者来说,一些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是“死”的,而当地的风土民情、神话传说以及文化建筑、古诗词赋、楹联、匾额等文学艺术却是充满灵性、富有“生气”的。人们还通过诗词楹联、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并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从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提高了景观的意境,深化景物,启发情思。如杭州西湖岳坟、岳庙门前有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对岳飞和秦桧爱憎强烈的对比,感人至深。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并因此成为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和傣族风情,内蒙古草原风光与蒙古族风情等。旅游者若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淳朴隽永的异族风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告诉我们在欣赏园林景观时要注意古代园林与地理环境的和谐统一。例如江南私家园林规模较小,以黑白为主色调,既迎合园主追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水乡风光和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

  图形(Graphic)顾名思义就是由绘、写、刻、印等手段产生的图形记号,是说明性的有别于词语、语言、文字的视觉图画形式,是人们传达某种信息而创造的“新语境”。与文字相比,它不同于单纯的标识、符号或图案,它是在特定思想意识下对视觉元素蓄意刻画和表达的形式,既是美学意义上的升华又富有一定的寓意。并且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量的复制。由于图形具有形、色的外观视觉形态及本身所包含的具体实际意义,对人的感知与逻辑思维产生刺激,从而更具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使人们留下持久的记忆。在景观标识设计的过程当中,图形是我们最经常使用的元素。图形能直观地表达一定景观内容,研究表明,人们对图形的注意、辨别、理解的速度均要快于对文字的处理[4~5]。作为符号表现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有图形意义上的,也有具体的实物景观意义上的。一般来说,旅游地的图案设计可以考虑采用特征性地理风景,从具象、简象到抽象的处理都会产生不同的形象力;此外也可以采用特征性实物图案。

  文字是信息传达的另外一种重要的形式,也是信息传达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作为目前景观标识设计的主题,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符号,具有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和记录语言的功能,也被认为是最基本、最稳定、最具有生命力的设计元素。文字符号是旅游地景观标识符号系统中广泛采用的符号,旅游景观标识是旅游地形象表述和强化大众对旅游地的印象和识别以及记忆程度。在景观标识的信息传达当中文字的设计要简单明了,精炼,与整体效果相一致,使读者易认,易懂,给观者以清晰的视觉印象,同时还要赋予文字个性、突出它的个性色彩和风格特征,传达出独特的视觉享受。随着社会文化的迅速发展,文字积极地参与设计并提升到表现视觉美感的境界。一般来说,在不影响旅游者的文字理解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本地域和本民族的文字,是建立旅游地文字符号形象的基本原则。事实上,与客源地不同的文字符号不仅反映旅游地的文化特征,而且本身对于旅游者就是一种吸引力,可增加异域形象[6]。例如去过云南丽江的游客,如果对纳西族没有什么特别印象的话,但是一定会记住东巴的形象文字。去过新疆、内蒙、西藏的旅客,往往会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字和图案留下深刻的印象。

  色彩在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识别功能。色彩的识别作用要比其它要素强。色彩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通过多个角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村吉朗在《造型》中提到,“一般人们刚看到物体时,对色彩的注意力占80%,而对形体的注意力仅占20%,这种状态约持续20秒。到两分种后,色彩占60%形体占40%。5分种后,形体和色彩才各占50%”。这就充分说明景观标识色彩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占据了人的第一印象[7]。但是人类对颜色的记忆能力不如对文字和图形等的记忆力强。我们可以做一个测试:从色标中挑选一个红色并试着记住它。然后合上色标,几秒钟之后重新打开,你会发现,很难再从十种不同的颜色中找到先前的那个红色了。也就是说,颜色只能大致的被区分开来,比如红色、蓝色、黄色、旅游、紫色等等。但是红色能否从橙红色中区分开来,就成问题了,光线的变化也是影响颜色的一个重要因素。色彩还可以营造氛围、创造意境,直接反映出该空间环境的整体风貌,体现出时代的气息。色彩作为一种富含表情和情感的语言,也是传达情感和思想最有利的视觉语言。颜色的含义还深受地域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旅游景观标识色彩的设计应该符合整个旅游点的自然山水特色、历史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并与之相协调,而且要与旅游者的色彩心理相适应。色彩本身具有一定的含义,因此,它的含义与旅游形象理念相一致,让游客感受到一种完美的形象。标准色与相关辅助色之间要构成某种结构性关系,两者的搭配要协调统一、科学合理。

  材质的表现力对公共空间的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样一个设计作品用纸张处理和用金属处理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材质给予人的美感中还包括了触感、比单纯的视觉现象略胜一筹。材质的选择与景观标识的设计理念是密切相关的。作为设计师要熟悉各种材料的可塑性和表现力。材质经常能引发与温暖、力量、时空、自然等等有关的联想[8]。

  道路两侧各30米范围内绿化树木的栽植,绿化景观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行道树的栽植。沿线山体植树绿化和被破坏山体的支护、修复及绿化覆盖,公园、湿地、游园、植物园和石景、水景等节点景观建设。

  分步实施的原则,旅游快速通道绿化景观建设要严格遵循整体设计。重点抓好方案设计、评审、工程预算、招投标、建设、施工监理等6个环节的工作。力争整个绿化景观建设在年月份以前开工,年月份以前全面完成。

  (一)方案设计。要请大院设计。展现三国文化和山水园林特色。道路绿化设计施工图年月日以前完成,所有节点景观工程施工设计必须在年月日前完成,并交付使用。

  (二)方案评审。由市建设局、市园林局负责邀请省、咸宁市园林绿化、景观规划、土木工程等系列的专家参与方案评审。

  (四)工程招投标。提高投标入围门槛。严格控制资质租用和挂靠。投标单位的资质必须为园林景观建设二级以上(含二级)资质,并提高投标保证金额度,确保工程全过程由中标单位亲自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必须在年月上中旬按建设内容和标段要求依次进行。

  (五)绿化、景观建设用地。旅游快速通道绿化用地由各相关镇、办事处负责。产权共同享有的办法,给予适当补偿;景观建设用地采取征用的办法,地面附属物需拆除的实行评估补偿。

  (六)业主单位和施工时间要求。旅游快速通道绿化景观建设由市林业局、市交通局、市建设局3家单位作为业主单位。

  市林业局:负责完成快速通道道路两侧各30米范围内的绿化树木栽植和沿线山体植树绿化、湿地建设。

  市交通局:负责完成行道树和道路两侧被破坏山体的支护、修复及绿化覆盖工作。行道树的栽植在年月份以前完工。被破坏山体的支护、修复及绿化覆盖在年月份完工。

  市建设局:负责完成道路两侧游园、植物园、牌楼、小品、景观附属物、石景、山景、水景等景观节点建设。游园和植物园的建设在年3月份以前完成。5月份以前全面完工。

  各业主单位在招投标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督促施工单位组织开工建设。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后。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旅游快速通道绿化景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旅游局、市林业局、市城司、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文体局开发区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3个工作专班:

  协调工作专班:负责对旅游快速通道绿化景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进行协调。人员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分管主任和蒲圻办事处、车埠镇、镇、沧湖开发区党委书记组成。

  确保施工质量。人员由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技术人员和园林绿化、景观规划、土木工程系列的专家组成。质量监督专班:负责建设施工技术指导和施工监理、监督。

  督促各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工程进度督查专班:负责按时间进度要求。定期编发工程建设简报,通报工程进度。人员由各业主单位和城司安排人员组成。

  景观,“泛指可供观赏的景物”(《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商务印书馆,2001)。

  景观,泛指一定区域及地段内的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岩石、地貌和动物界的总和,反映一定自然地理环境内的综合特征。“狭义的景观则是指自然区划工作中的最低级单位。”“广义的景观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和地域性,一种景观能够充分反映这一地区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组合特征与认为影响。”(《遥感大词典》,陈述彭主编,1990)。

  20世纪70~80年代,“景观论”被引入旅游科学,出现“旅游景观”新概念。

  旅游景观,是指旅游者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对特定的某一旅游时间和空间内具有旅游意义的自然(岩石、构造、大气、阳光、水分、土壤、生物)、人文(建筑、人类和诸文化形态)复合物象和现象的感知景象。换言之,旅游景观主要包括区域中具有一定景色、景象和形态结构,可供观赏的景致、建筑和可供享受的娱乐场所等客观实体,以及能让旅游者感受、体验的文化精神现象,甚至于该区域存在的优美的环境条件以及旅游接待服务等等内容。

  (1)旅游景观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对象。旅游景观对旅游者来说,不仅具有吸引力,而且能使其产生愉悦,因而应该从吸引力和愉悦的角度看待旅游景观。旅游景观为旅游者愿望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而旅游资源则要从能被人们认识或利用这个角度出发,这是一个前提。如果无法被认识或利用,即使旅游资源本身很美很有吸引力,也不能成为旅游活动的对象。

  (2)旅游景观是一个区域环境。根据地带规律,旅游景观系统的地域分异使得处于相同地带的旅游景观区域系统有着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点。旅游景观是特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自然现象、人文现象,以及自然与人文现象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美学意义和吸引力的区域总体环境。

  (3)旅游景观具有整体性特征。旅游景观作为一个系统,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实体、一定的景象、具有一定的形体、具有一定的独立的单元;另一方面,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众多要素组成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受“系统整体性”规律的作用。

  旅游景观规划,简言之,是指运用旅游景观学原理,对旅游区内的各种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使旅游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形态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态过程和人类观瞻协调及和谐统一的一种综合规划方法。旅游景观规划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并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旅游景观规划是旅游景观学重要的实践领域,是旅游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了旅游景观学的应用价值。

  旅游景观规划从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出发,确定景观单元及其组合方式,突出宏观总体格局、中观功能分区和微观单元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目的。

  旅游景观规划围绕着人与景观的共生发展这一原理展开,旅游景观开发活动不能违背景观生态特点,二者的互利共生、和谐统一是旅游景观规划的最终目标。因此,优化整合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景观设计和旅游经营活动三大系统,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旅游景观规划的基本目标。通过旅游景观规划,使景观结构、景观格局与各种生态过程以及旅游活动互利共生,协调发展。

  旅游景观规划始终将某些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从整体上来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以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旅游景观规划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把构成景观的所有要素都作为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变量来进行研究,在不断变化中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下维持旅游景观稳定性和持续发展。

  空间尺度的考虑无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还是在旅游景观规划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旅游景观规划来说,它是基于地方尺度,并以旅游景观为对象的一种生产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对旅游景观内部旅游景观单元空间配置的规划。但一个完整的旅游景观规划不仅要涉足到更小尺度的实体单元研究,还包括基于区域尺度对不同旅游景观类型单元间的合理配置进行研究和规划。

  旅游景观规划与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有着密切的联系,既有差异,又有共同点,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旅游规划,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实施设计和具体实施。其中经济、技术是规划开展的先决条件,正确处理旅游业发展同环境,同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前提。

  从1959年的夏威夷规划算起,现代旅游规划已有近50年的历史,旅游规划理论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但由于分析角度不一样等原因,不同专家、学者对旅游规划理论体系问题的认识也不一样。例如,国内著名的风景旅游规划专家吴人韦先生认为,旅游规划的理论体系可分为经济、环境和人文三大板块,也可从哲学、科学和技术3个层次来考虑。另有学者提出,指导我国旅游规划的理论依据主要源于4个学派,即景观园林建筑学派、生态学派、地理学派和历史经济学派。影响最大的是以形体规划见长的景观园林建筑学派,其次是以综合规划见长的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地理学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观点都对旅游规划理论体系做出了很好的归纳,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阶段,侧重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阶段。我国的旅游开发是从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加工后的观光产品开始的,因此早期的旅游规划大都是资源导向型的旅游规划,主要以旅游资源开发为研究内容。

  第二阶段,侧重于旅游地旅游者行为与旅游市场研究。随着旅游规划的不断发展,旅游规划者对旅游者行为和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的分析更加全面,旅游规划发展成为市场导向型,规划中多以市场学、技术学理论为指导,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和现代化趋势,传统技术方法得到更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普及。

  第三阶段,侧重于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原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和提高,旅游规划研究的领域和内容逐步扩大和深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了高度重视,旅游规划逐步转变为生态导向型,因此生态学理论成为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指导,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旅游规划实践中。

  由于各地各时期不同的具体情况以及编制旅游规划的机构性质和专业特长,旅游规划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和方式。一般而言,旅游规划可分为宏观层次的旅游规划(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概念性规划等);中观层次的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规划、旅游资源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等);微观层次的旅游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景区景点规划等)。

  景观规划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说是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

  景观规划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从欧洲及北美景观建筑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综合性应用科学领域,它不仅一直作为景观建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而且由于其对自然特性和过程的综合性要求,它也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随着景观生态学向应用领域的发展,也逐渐将景观规划作为其主要应用方向,并已形成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体系。

  我国景观规划起步与20世纪末,对其来源和背景的认识尚有分歧,有的学者将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视为同义,也常有学者将景观规划狭义地理解为风景园林规划。此外,由于目标和内容的相似,也常使得景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容易等同。

  第一阶段,主要以风景美为主题的景观规划设计。景观最初被认为是风景的代名词,景观规划也就是对自然景色的修正和改造,人们对景观的规划设计单纯地以唯美主义为准则,设计的目的是使所处的环境适合形式、线条、立体、对比、变化、色彩、和谐等美学标准。这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是显而易见。

  第二阶段,可以划为人与自然对立的工业化景观规划与设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了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的工业化过程,出现了农业和工业景观。工业化景观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征服,而不是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其结果导致了工业城镇、高速交通系统等人文景观迅速取代、分隔和污染了自然景观,极大地改变了自然景观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阶段,即整体优化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把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共生整合而成的整体单元,着眼于景观的总体结构和格局(包括区域内所有景观类型单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实现总体人类生态系统的最优规划与设计。同时还强调景观的资源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其目的是协调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景观建设既美观又能保持生态的健康发展,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多个目标,因而景观规划是一个多目标的综合规划途径。

  现代景观规划的类型主要有城市规划、新镇和社区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城市广场、社会机构和企业园景、乡村庄园、花园、滨水区、墓地、休闲地、主题公园、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等。例如,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芝加哥的滨河绿地、波士顿的公园和芝加哥的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等是美国景观规划设计之父F.L.Olmsted在其长达30年的职业生涯中的杰作。

  如前所述,从旅游景观规划的基本内涵与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比较中,可以概括出旅游景观规划具有如下特点:

  1、旅游景观规划可以用来表达更高层次上的旅游规划或景观规划。近年来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发展表明,一方面,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更加注重区域的生态功能,二者之间趋向于融合。另一方面,旅游景观规划吸收了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的长处,加强其自身生态分析功能,使旅游景观规划更加科学、更加具体。

  2、旅游景观规划是对不同类型旅游规划或景观规划的有效整合。旅游景观规划强调整体协调和优化利用,突出宏观总体格局、中观功能分区和微观单元设计三者之间的互利共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景观规划是对各层次的旅游规划或各单项的景观规划的汇总和综合。可见,整体性、综合性和联系性是旅游景观规划的重要特征。

  3、旅游景观规划强调以大中尺度的景观单元利用和配置为主要目标。景观规划强调的是对中小尺度的人类栖居地景象居住空间的建筑规划;我国旅游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感性规划,缺乏尺度感,使旅游规划沦为出点子、编节目等。旅游景观规划建立在自身的空间设计能力基础上,其较强的空间定位和格局,使规划成果更能够体现出区域空间特色。

  4、旅游景观规划注重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旅游景观规划不仅注重景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和旅游规划中的“旅游需求”,更为强调景观作为整体生态单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和娱乐价值等,并将这种多重价值优化成果融合成统一的整体优化目标,使其景观功能和服务效益总体达到最大。

  5、旅游景观规划是对旅游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的最佳手段。在人类可以操作的景观水平上,通过旅游景观规划的实施、调整、修改,对景观采取一种时间延续的动态管理,以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景观功能稳定、美学价值提升、自然灾害降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数十亿年不断演化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最为稳定,较人工生态系统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优越性。旅游景观规划应把自然第一原则放在首位,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显露自然。为使景观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得以发挥,旅游景观规划应以自然景观为本底,再现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过程,使隐藏的生态系统和过程得以显现,并能为人们所理解,还能够让人们充分地认识人与自然的联系以及对人类自己在景观上留下痕迹的关注。这种自然意识的加强,无疑会使人类的认识得以升华,自然景观中的水与火不再被当作灾害来看待,而是作为一种维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必须的生态过程。

  二是顺应自然。旅游景观规划要针对具体的地区、具体的对象。不同地区的景观结构、格局和生态过程不同,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应该与之相适应。进而言之,旅游景观规划要顺天应时,必须以当地的自然生态过程为依据。此外,旅游景观规划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学习当地的乡土知识,因为对多数地方来说,当地人长期的生活实践已经表明,养育他们的景观总有某些方面符合生态规律。

  三是模拟自然。人为旅游景观的建设,应借助于纯自然景观的管理方式,必须尽可能保护、保持和恢复自然景观资源(森林、湖泊、草地、沼泽等),维持自然景观过程和功能,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开发景观资源的前提。模拟自然状态,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人为生态系统,该系统最适合人类生存,最大限度地满足物种适应周围环境的要求。同时,依据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进行的旅游景观规划,可减少投入,形成优化的旅游景观,实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旅游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一个整体。旅游景观规划的重点应为整体景观,是对全部生态系统的组合、平衡和协调进行规划,改善景观结构和功能,优化各要素的布局和配置,实现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与景观发展之间的协调,保证整体生态功能得以保持和发展,达到降低灾害、增强生存能力、提高生产力的目的。进而建设成一个功能完善的、稳定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景观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保证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多样性原则要求旅游景观规划创造多样化的旅游空间,具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景观要素形态的多样性,即廊道、斑块形式多样、大小斑块相伴、宽窄廊道相结合;二是生物种的多样性,斑块的生境、形状、大小、边缘条件等诸多因素是保护生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条件。为此旅游景观规划必须尽可能保持自然的斑块形态,例如旅游景观中自然残留的湿地、牛轭湖、高地、小片林地等均应得到保护。三是生境的多样性,不同生境的组合有利于整体景观的稳定,具有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例如单一的“玉米海”、“一望无际的稻田”、“万亩果园”等农业旅游景观规划不可取,因为这在抵御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方面有极大的脆弱性。

  异质性是景观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一个地区景观保持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例如旅游景观是一个高度人为化的景观,如果水泥建筑斑块及廊道占绝对优势,绿地斑块及廊道少,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衡现象,进而影响旅游景观的生态功能,造成空气污染、水质下降等诸多环境问题。为此扩大旅游景观的水平空间异质性,对维持旅游景观的生态平衡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旅游景观设计还须根据生态学原理兼顾美学特征,加强垂直空间异质性,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形成自稳协调的生态系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抵抗不良因素干扰的能力,创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综合效益原则要求旅游景观规划突出区域特色,把人类文化、传统和习俗与景观叠加,将旅游服务设施、景观生产价值有效利用融于自然之中,使旅游景观美不被减弱又能产生最佳经济效益。进而使当今人类主动地、以科学的态度去美化景观、创新景观,通过规划达到旅游景观形态美、多样性丰富、结构复杂,增加可视性,达到与人类的美学要求相一致,从而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异、美、乐”的普遍心理需求。

  环境敏感区是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有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极易因人类不适当的开发活动导致环境负效应。依据资源特性与功能差异,环境敏感区可分为:生态敏感区(河流水系、滨水地区、山峰海滩、特殊或稀有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文化敏感区(文物古迹、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产地、革命遗址等)、资源生产敏感区(城市水源地、新鲜空气补充地、土壤维护区等)和自然灾害敏感区(可能发生洪患的滨水区、地质上的构造断裂破碎带、空气严重污染区等)。在敏感区内环境的恶化大多属于不可逆变化,一旦失去稳定将会给旅游景观的安全带来隐患。为此旅游景观规划应对环境敏感区予以特殊关注。

  依据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规划后的旅游景观要具有:整合性(地理、水文、自然及人文系统的时空连续性、完整性);多样性(景观、建筑、文化、生态及物种多样性和异质性);进化性(随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地位变化的适应能力、自调能力);自然性(水、气的自净循环能力、环境安静度、土地和土壤自然度、生命活力);畅达性(水的流动、风的流通、物流的循环再生);标识性(自然生态与人文特性的显示度);和谐性(内与外、形与神、标与本、虚与实、近与远、人与自然);经济性(资源利用效率、成本、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文化性(保留当地的传统习俗、个性历史和宗教遗迹聚落形式栽培技术)。

  为实现旅游景观规划的目标,需要对旅游景观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通常包括六个方面的问题:旅游景观该如何描述和评价、如何运作、运作是否良好、景观是否要做改变、如何改变、这些变化会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也就是旅游景观规划的内容,具体分为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的四部分:一是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以景观环境调查为基础,评价旅游景观利用状况的适宜性,以及旅游景观格局分析。二是区域的旅游景观设计系统,主要对结构、功能、动态等方面对旅游景观生态过程进行研究,探讨景观的最佳利用结构、格局,对旅游景观进行合理设计。三是区域的旅游经营活动系统,主要从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的旅游活动、旅游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人与景观和谐共生的旅游经营活动方式。四是区域的旅游景观保护系统,通过旅游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监测,实施有效的景观管理和景观保护,以实现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旅游景观规划内容框架如下图所示。

  概念设计的提法始于20世纪,受益于华裔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同炎对建筑设计的贡献,是指不经过准确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做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随着人们对概念设计的理解、应用和拓展,概念设计作为项目设计研究的必要手段,已经被应用到社会的许多领域,逐渐显现出它的功能作用和社会地位。景观概念设计是概念设计的拓展,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理性与创造性灵感思维上升到专业设计领域,由概念而生形成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进化的景观设计过程,同时结合成功的景观工程案例,依据景观建设项目策划、规划成果,融合政策、法规、规范等因素,形成理性、统一的主导理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从而形成独特的、富有创新性的景观设计方法。景观概念设计需要全面、整体、统一的思维能力,其核心在于设计概念的提出、确立与运用是否准确,因为概念思想决定概念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1.景观概念设计促进旅游小镇景观建设良性发展对于云南省旅游小镇的景观建设,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许多地方急功近利地进行探索式开发,造成建设项目相互模仿、景观效果雷同的现象。景观概念设计立足于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和社会意识,强调设计的独创性和原创性,从形式和内容上强调创新,将已存在的形式符号和做法,以新的手法、新的视角加以运用,凝聚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处于时代的前沿。为了建设云南省旅游小镇,建设者应合理利用景观概念设计提升小城镇的形象水平,促进小镇景观建设良性发展。

  2.景观概念设计为旅游景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景观概念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设计方案的对比优选,通过对旅游资源、市场和建设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从而确定旅游景观建设项目在市场、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是否具备可行性。景观概念设计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以图解的方式贯穿设计的始终,能减少和避免旅游区景观设计过程中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损失,用合理的投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旅游景观概念设计应成为重要的专项规划内容,为旅游景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3.景观概念设计是旅游规划的必要补充传统的旅游规划偏重于经济效益的产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关注,而景观概念设计则力图弥补这一缺陷,更强调如何合理安排各类景观元素,使旅游景观建设在生态性、艺术性和功能性上达到紧密结合,在旅游经济效益产出的同时,优化环境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创造和谐景观环境。

  对于旅游小镇来说,特色就是吸引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各旅游小镇要根据各自优势,科学确定旅游小镇风格。③为了深入挖掘云南旅游小镇景观概念设计的特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历史文化特色云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珍贵稀缺、互补共融的特点,不仅具有地域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且许多内容具有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云南青铜文化、铜鼓文化、朱提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古驿道文化、古矿冶文化等多样性文化及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古建筑、宗教建筑、会馆建筑、古城风貌等在景观概念设计中都可充分被展示。在景观概念设计中,对能够展现历史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其中所独有的元素形式,把这些元素化为符号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来,使其具有更强的表达性和象征意义。这种历史文化特色的元素符号,必须是形象感强烈、有文化积淀、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元素,可以是当地建筑符号语言,如当地民居、特有的建筑装饰元素与色彩、当地的手工业制品、历史典故与传说等。设计师将这些分析出来的元素加以强化处理,删除不必要的细节,保留精髓,以此突出历史文化特色。

  2.自然风光特色云南自然风光独特,如热带雨林、原始森林、喀斯特山水景观、高原湖泊、高山峡谷、冰川雪景等丰富多彩的生态和自然景观。景观设计师首先要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差异性,最重要的是要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景观设计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地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其中,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说,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④旅游区内旅游景观的数量、密度、线路上的空间布局,以及单个旅游景观的体量、层次、规格应坚持适度原则。首先考虑自然风光的维持与保护;其次在进行旅游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景观的时序安排,优先安排核心景观,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3.民族风情特色云南省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风俗各异,而且同一民族由于所居住的地域环境不同,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族风情多样性现象。⑤在旅游景观概念设计中,设计师应充分考虑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特别是唯我独有的资源,以增加旅游景观的精雅度及奇特度,从而使景观设计具有强有力的吸引力,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效果。

  4.时代特色建造当代的景观,就必须立足于当代,把握时代精神。生态化、人性化、艺术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当代景观设计的显著特征,要设计与时代接轨的景观就必须将这些显著特征融入其中。因为当代景观设计承载了文化的附加和意义的表达,它介入景观设计体现了当代艺术的生活化和时代特征。只有解决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突出时代特色,才能让云南省旅游小镇建设在创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1.项目概况片马口岸地处怒江州泸水县境内,距州府六库97公里。片马镇常住人口1800多人,流动人口3万多人,是景颇族、白族、彝族等多民族聚居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泸水县逐步形成了以片马口岸为中心、以俄嘎等通道为辐射线的立体对外开放格局。⑥片马旅游区景观概念设计根据《片马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按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带、片马边境口岸旅游片区、小江跨国风情旅游片区进行旅游景观分区规划,通过旅游景观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使片马旅游区逐步形成“三江并流”旅游区中的著名品牌。

  2.旅游资源分析片马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民族民俗风情独特,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带,同时又在“三江并流”风景区中独具边境、出境旅游、驼峰航线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无论是人迹罕至的高山冰川湖泊、冰雪皑皑的山峰、跌宕直下的林间飞瀑,还是淳朴的民风民俗,都保持未经雕琢的天然古朴,充满了自然野趣与高度纯真之美。“三江并流”的世界品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令人遐想的情调等是片马口岸独有的、潜力巨大的优势资源。

  3.景观主题概念提炼高山峡谷景观及峡谷民族风情是片马的特色招牌,返璞归真的“野气”是其旅游景观的基质。全面挖掘片马历史文化,认真研究片马民族民俗与自然风光资源,丰富片马旅游区的内涵。严格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片马旅游资源,把被动保护变为突出历史遗存的保护,使片马的特色和风貌得到保护和延续。在充分展示地方旅游特色的前提下,巧妙利用片马地区的山水风光,充分展现边境风情的地域特色,提升片马旅游服务功能,塑造边境旅游城镇形象,将片马旅游区打造成具有游山看水、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旅游区。

  (1)姚家坪森林生态回归旅游景观项目姚家坪森林景区位于鲁掌镇西约32公里,海拔在1950~2500米之间,景区内原始森林茂密、鸟兽众多、景色迷人,夏秋凉爽似春,六库—片马公路横贯景区,交通方便,是科考的理想去处,也是游人生态回归的旅游胜地和避暑胜地。当地应重点建设具有科普—环境教育功能的森林体验旅游景观。景区入口:修建景区标志性牌坊(图1),造型上借鉴傈僳族千脚楼的木结构样式,使之起到景区点题的作用,成为进入高黎贡山植物王国的大门。在牌坊外修建生态停车场,采用硬化停车线和绿化停车面,设回车线并分设出入口。珍稀植物观赏区:观赏区位于六片公路以北,以“秃衫王”为形象标志,包括秃杉林BOB半岛、红豆杉种苗繁育基地等观赏植物相对集中的珍稀树林;采用生态型材料,如防腐木建设完善步行游路系统,使之成为既适宜步行游览观光又以此锻炼身体的绿色健行步道,建成高黎贡山森林浴场或森林氧吧(图2)。休息观景点建设:选择便于观景的地方,以亭、台、廊等形式修建休息观景点。休息观景点的修建应选择木、石等生态材料,建筑风格应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小熊猫观赏基地:将现有的小熊猫繁殖基地建设为小熊猫繁殖—观赏基地,美化、亮化基地环境条件(图3)。姚家坪度假山庄森林休闲木屋建设:整体改造现有森林小屋,选用全天然优质木材依山势搭建森林休闲小木屋,将其分为情侣浪漫套房和双人标间两种,屋内装饰一应俱全,为客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森林度假村。游人在此可听林涛如歌,沐明月清风,步浪漫情道(图4)。

  (2)古炭河森林休闲体验旅游景观项目古炭河森林景区位于经过姚家坪的跃片公路下方,与姚家坪森林相连,古炭河纵贯其间,植被优良,森林十分茂密,最低海拔约1800米。在此应重点建设时尚和充满活力的森林休闲娱乐旅游项目。在景区内的古炭河上修建具有怒江地方特色的吊桥、石桥、木桥、藤蔑桥等各种桥梁,它们既是连接古炭河两岸景区的通道,更是展示怒江地区桥梁特色的靓丽景观;设置一定数量的溜索BOB半岛,让游人体验溜索飞渡的惊险和刺激。

  (3)片马风雪丫口寻访旅游景观项目片马风雪丫口,又称胜利丫口或福克斯丫口,海拔3153米,曾是驼峰航线的主要通道,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建旅游接待点:片马丫口在冬季会出现风雪奇观,为了满足游客观风雪奇观的需要,可在丫口附近修建旅游接待点;建筑设施就地取材,以纯天然石材为主;突出原野气息,房前屋后、房顶、篱笆上遍植各类绿色植物。

  (4)小江跨国风情旅游景观项目古浪坝戏水区亲水平台建设:古浪坝小江河谷较宽阔,水位落差较小,峡谷风光不多,故以生态体验为主要旅游产品。应整治小江河滩,开辟一片戏水区,在适当地段设置亲水平台——戏水滩,开辟几条片岗公路至江边的道路,供旅游者开展戏水、野炊等休闲活动,让游客观赏两岸的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景观。旅游旺季时在岸上设置帐篷、充气屋、儿童充气乐园、大型遮阳伞等设施,并专门设置一个适合儿童游乐的嬉水区。茶山人村寨建设:在古浪坝现有茶山人村寨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一定的整治、修饰,增加一些必需的基础设施,形成以民族风情体验为主的接待村,以接近原汁原味的民族形式展现给游客。旅游服务中心建设:针对游客尤其是频繁过往的商务人员(包括车辆驾驶员)的需要,宜在古浪坝建设一处集住宿、餐饮、娱乐BOB半岛、购物、商务、洽谈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中心(图5),从而使古浪坝戏水区、茶山人风情村寨、旅游服务中心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旅游活动区域。

  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为新农村的建设进步提供了动力,受到了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在建设过程中也在逐渐的向着丰富性、生态休闲性、特色性等方面发展,改变以往的旅游形态。在全域旅游的背景环境下,乡村旅游的景观打造在逐渐的向着更高的方面发展。对乡村的整体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规划,使乡村的景观呈现一体性。

  全域旅游环境指的是对于旅游景观比较广泛、景点比较突出的区域,进行区域资源的整合以及发展,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可以得到进步。这个过程包含了对生态环境资源、旅游资源还有一些民俗文化、公共设施等的利用和整合,使区域内部的资源可以实现充分的协调共同发展。区域旅游注重的是旅游资源与区域经济的结合,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共同进步,使区域内部的资源可以得到共享,使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内经济、生态环境等的协调发展,改变以往的旅游模式。在全域旅游的背景环境下开展乡村旅游景观的打造,对实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环境下,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以往的旅游产业模式已经逐渐的跟不上人们对旅游模式的要求,乡村旅游模式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状况。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使得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创新性的进步,拉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景观的打造,就是在全域旅游的背景环境下,对乡村的景观、生态、环境等进行设计和规划。依据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对乡村产业进行整体性的规划打造,使乡村旅游模式可以得到发展建设。

  3.1观赏性景观。乡村旅游产业中的观赏性景观是乡村旅游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游客最为关注的景观要素。观赏性景观可以体现出乡村特有的生态自然环境以及乡土文化,给游客一种特别的体验。像一些特色建筑群、生态环境景观、田野自然风光等具有乡村特点的观赏性景观,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乡村旅游景观。3.2休闲性景观。乡村旅游休闲性景观是结合观赏性景观,在游客观赏旅游休憩时可以观看的景观,给游客一种舒适休闲的感觉,这种景观一般都是生态绿色的自然环境,融入动植物等要素,使游客在体验景观时有自然休闲的气氛,使游客可以从景观中感受到休闲和舒服。3.3人造景观。乡村旅游中的人工建造景观,也是其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在乡村旅游中,一些民宿、农家乐、农业生态园等的建设,也是乡村旅游景观打造中不能缺少的。对乡村人造景观的建设打造,能够通过旅游来拉动乡村的经济发展,增加乡村的经济收入,所以,人造景观的打造也非常重要。

  4.1绿色乡村生态发展。乡村旅游景观的打造,要结合绿色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实行建设生态绿色的田园风光。乡村旅游的绿色生态建设发展,能够让游客感受乡村的清新自然的美丽风光,去感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美好景色,抛却掉内心的一切烦恼和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所以,乡村旅游景观的打造要结合绿色生态的目标,还要达到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来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使乡村绿色生态自然环境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环境下,对乡村旅游生态绿色环境的建设,要体现乡村田野的绿色自然,对于一些植物景观的打造,可以利用乡村的原生植物来体现乡村的野性的趣味,通过自然植物对绿色生态景观进行打造,例如一些土地中自然生长的野花、野草等BOB半岛,将这些元素融入到绿色生态景观中,使乡村旅游景观富有田野自然的情趣特点,让游客能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好。另外,也可以结合一些花卉盆景,乡村周围的山坡、溪水、石子路、古老建筑等这些可以体现乡村特有的要素景观,给游客带来景观的自然风光美的体验。另外,结合乡村中的土地空间,展示土地区域的生态景观,像油菜花田、薰衣草花田等颜色亮丽而且成片展现,可以给游客视觉上的美感。4.2景观乡土化的打造。乡村旅游景观的乡土化打造,是将乡村中富有乡土气息的景观特征体现出来,将自然环境以及乡村民俗文化作为背景依据,使景观突出体现乡村居民的生活生产以及艺术文化,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建筑景观、农林景观。自然景观是乡村旅游中的基础也是最主要的景观,通过自然环境展现的自然景观以及景象,能够使乡村旅游景观丰富多彩,包括乡村中特有的动植物景观、山水景观、季节更替时的自然景象,构成乡村的乡土自然景观。景观的乡土化打造还包括人文景观的乡土化,乡村旅游中,人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人文历史与景观的结合,能够让乡村旅游不仅仅展示自然环境景观,还能够通过人的活动体现乡村的乡土气息。利用乡村中特有的民俗文化、寺庙院落、古老建筑等来打造乡土人文景观,来促进游客的往来频率。民俗建筑是最直观体现乡村文化的景观,通过民俗建筑的特点,能够看出乡村中人文历史文化的发展建设,体现乡村的传统文化。另外,农业是乡村中主要的发展产业,通过农业生产活动来创造乡村的经济收入是最主要的环节。乡村旅游农业乡土化景观的打造,就要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中来发掘,对劳动生活场景、农业生产用具、农田的开垦建设等乡村农业景观要素进行捕捉打造,体现乡村人民的质朴与勤劳的优秀品质,通过农业乡土化景观的打造建设,体现乡村旅游中的淳朴气息。4.3景观休闲化的打造。乡村旅游景观休闲化的打造,是从休闲舒适的角度出发,使乡村旅游景观能够体现休闲性、体验性。休闲化的景观注重体现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有着明显区别对比的,富有乡村特色的景观。从中体现出乡村特有的慢生活节奏、娴静淡然的格局特点。休闲景观的打造一般都是乡村中呈现大范围场景的景观,像生态农田、花卉田、果蔬采摘园等。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乡村中的青石板路、溪流、山坡、古树等景观,结合自然现象中的景象,打造时综合考虑这些要素,使景观可观赏的同时也具备休闲舒适性。这个过程中要重点注意的是对乡村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景观打造时要遵循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规则。对一些乡村中的名贵树木以及花草等植物,要做好保护措施,不可因为妨碍景观打造就破坏掉,原则上要采取保留的做法。打造时注意与周围环境的有效融合,使景观看起来顺畅自然,结合生态景观、人文景观来促使乡村的休闲舒适性更加突出。

  总之,在如今全域旅游的背景环境下,乡村旅游要积极进行转变发展,改进优化以往的旅游模式,在打造乡村旅游景观的过程中,注重乡村区域的景观系统整体性,整合利用乡村的旅游资源,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的进步。

  [1]滕志杰,胡卫伟.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的景观打造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9):87-90.

  [2]蒋盈盈,杨骄.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绵阳蓝莓小镇休闲养生观光生态园为例[J].乡村科技,2018(20):74-75.

  [3]郝金连.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以杏花村镇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4(08):64-70.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水利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水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到离堆公园的园林建设,都江堰景区处处渗透着水利文化的影子,水利文化就是都江堰景区的灵魂。例如,鱼嘴分水堤的创建,它不同于传统堤坝,为拦水的横“一”,是一个分水的竖“1”。就是这个“一”字写法的简单变化,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却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与磨练,这个变化昭示了在人与水的关系中,人类终于站起来了,掌握了主动权,变水患为水利。这种思想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大禹,并将其发扬光大。竹笼和杩槎在水利工程的建造中的运用,也是都江堰水利文化典型的代表。竹笼以柔克刚、聚少成多,在都江堰治水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二,园林文化。是人们在利用空间进行审美时,构筑建筑物、栽种花木、掇山理池等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它包括建筑小品、假山、人工池、动物以及安排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和思想。作为风景名胜地的具有景区,园林文化在离堆公园、二王庙、玉垒山公园均有体现,而离堆公园尤为突出。其中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一处假山的堆叠,还是一丛花木的摆放,都非常讲究。其中众多的川派树桩盆景的离堆的亮点。比较遗憾是后来修建的堰功道一改中国传统园林的幽深、曲折为平直、对称的西洋园林风格。二王庙和玉垒山的园林建造也十分出色。作为道教建筑群的二王庙因地制宜,布局严谨,建筑杰出,为川西道教宫观的代表。而玉垒山各处建筑的建造也非常注重与环境的配合。

  其三,祭祀文化。是人们为表达对于不可征服神秘力量的敬畏而形成的仪式、节日、禁忌,并因此修建的寺庙、神坛等有形和无形的东西。都江堰景区的伏龙观、二王庙、城隍庙均包含了丰富的祭祀文化内容。除此之外,二王庙的庙会、都江堰放水节等节日和活动都蕴含大量祭祀文化。

  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主要包含水利文化、祭祀文化、园林文化、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但由于交通文化、军事文化等涉及面较窄,与景区核心文化价值关系相对疏远,因此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主要集中于水利、祭祀、园林三方面。其地位分述如下:

  由于水利文化涉及都江堰景区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是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魅力所在,所谓“拜水都江堰”,这里的水其实准确来讲就是“水利”!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甚多,水文化发达区域也应以长江中游平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而水利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则都江堰当仁不让。因此水利文化在景观文化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红花也要绿叶配,再有文化底蕴的名胜如果没有美景点缀,也是不够完美的。都江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奇花异卉、亭台楼阁、山溪盆景点缀其间,使其更加耐看,增加了景区的魅力。游人在或走或停之间,美景满眼、步移景异、美妙异常。离堆公园、二王庙、金刚堤、玉垒山公园均有园林做背景。因此园林文化为都江堰景区文化系统的依托。

  二王庙、伏龙观、城隍庙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敬神、庙会、放水节都是祭祀文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二王庙、伏龙观都是为了祭祀都江堰的修建者的。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表达了当地先民淳朴的感恩心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二郎的生日、六月二十六李冰的生日,人们都要在二王庙举行隆重的庙会,将他们当神仙进行祭祀。从宋朝起,每年清明放水节,地方政府高官要亲自主持都江堰放水大典,沿袭至今,形成了一个盛大的集会和节日。这些祭祀文化对于弘扬水利文化精神,净化和升华旅游者的精神世界都有莫大的好处。这就如同宗教旅游者的朝觐一般,可以升华旅游者的精神。因此祭祀文化为景观文化系统的皈依。是我们建立景观文化系统的目的—增智益神、提升旅游者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有助于我们在开发旅游景区时高屋建瓴,从文化的深度解读旅游景区。而都江堰景区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需以水利文化为中心,园林文化为背景,祭祀文化为皈依。

  [1]查尔斯·R.戈尔德耐,J.R.布伦特·里奇,罗伯特·W.麦金托什.旅游业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

  [2]李琼英,方远志.旅游文化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

  [4]陈宗海.旅游景观文化论[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1)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异军突起。根据最新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资料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游客32.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国内旅游收入26276亿元,同比增长15.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7亿美元,同比增长3.3%,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569万人次。国内居民出境9819万人次,同比增长18.0%。其中因私出境9197万人次,同比增长19.3%。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于旅游产业都愈发重视,旅游业所肩负的功能和在国民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已发生了彻底转变,从原来的接待外宾赚取外汇转为现在的拉动内需创造和谐社会;从原来的经济单体变为现在的支柱产业,无不证明旅游业目前地位的重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得到了良好发展机遇,从诞生到现在一步一步良性的发展着。

  (2)从目前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实例来看,通常的程序是:总体规划———具体设计———实施施工。这中间间隔的不连续性就容易造成环境的破坏,环境破坏后其原有的自然属性就不在具有吸引力,这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是致命的。美国的约翰西蒙兹曾总结表述,景观规划设计要始终贯穿于实际开发建设,包括场地的选址、场地规划、场地设计等,这样才能发挥景观规划设计最大的作用,取得最佳效益。而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正是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必不可少的工具,其将会伴随社会发展的需求,走向未来。

  在我国,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是伴随着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新的交叉边缘学科,发展时间和历程略显稍短。综合分析,从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产生伊始至今,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

  2.1第一阶段:萌芽状态,杂乱的初级阶段(1978~1990)我国旅游开发的伊始,旅游规划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此时还是以地理学的学科理论作为其基础,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也基本处于萌芽的初级阶段。之后,有少数旅游规划设计者,从自身不同的专业领域角度出发,自发地进行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但整体上缺乏系统体系和行业标准,常常掺杂在其它的内容中。总体来说,此时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是处于一个没有体系标准,多学科自发进行的初级阶段。

  2.2第二阶段:发展融合,整合的进阶阶段(1990~2000)规划从业者和相关设计师们开始尝试将旅游规划和景观设计结合,在旅游规划中重点突出景观设计,或作为重要章节,或形成独立系统,尝试性的开始编制独立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同时,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多个学科在旅游业发展领域内融合力度不断加大,景观设计师也成为旅游规划人员队伍中重要的组成机体。此时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在不断地融合中升华、创新,为之后更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2.3第三阶段:关注提高,提升的成熟阶段(2000~至今)在这个阶段,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成为大量旅游景区或旅游产品解决增添项目内容,提升品质等级等方面的主要手段之一。此时的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强调旅游景观要素是旅游发展和旅游活动吸引力的重要组。


/n